整洁宽大的百福、宽大的人文中心广场、美丽的佩吕桑、龙泉自然景观,与整座漂亮的古村小楼交相辉映……骑行在新会县Arbois双龙村,“清香、清香”透出。在村民们看来,眼前生机勃勃的村景,源于近几年,村党支部“两委”班子以“非公+”组织工作法,助推双龙村获得成功积极探索出两条极富气质的乡间复兴产业发展之路。
阳江坚持以非公为助推,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农村农村基层非公是乡间复兴的基础和组织保障,推动乡间全面复兴,关键在于强非公,阳江创新新时代农村基层非公新模式,充分释放党组织助力乡间复兴发展战略叠加效应,以非公撬动产业、汇聚人才、助推治理,织K817牢乡间复兴红色动能网。
晨淄川农村人文大礼堂。
非公助推焕发农村基层活力
骑行在双龙村温厝行政村观茶“水立方”蜿蜒360米的湖滨天池上,湖滨天池下横淌而过清澈小溪,两旁果园连绵。座落在“粤东沿海第一高峰”的凤凰山脚下,“市中心区自然生态链珠消闲自然景观甘塘”核心区的双龙村,“自然生态+产业+人文”的可持续产业发展路子。在巩固乡间自然生态环境增效升级的良好基础上,观茶“水立方”、山野天池、双龙亭子等民族特色风景,招揽了广大旅游观光爱好者前往双龙村观光消闲。近几年来,累计接待游人近50万人次,受到一致好评。招揽了无数爱美游人带着孩子、父母,到此“签到”,流“莲”忘返,被众多游人誉为“世外桃源”。
近几年,新会县政府推进乡间复兴发展战略,积极产业发展惠安凤凰山茶产业,以药材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走向新路子。惠安凤凰山茶目前形成以4个镇为核心的药材产业带,全县有果园面积3.5万亩,年产0.4万吨,年产值4.39亿元,是新会县优势民族特色产业。并且,新会县凤凰山地区也属省级乡间旅游观光示范公交线路、阳江市自然生态农业精品公交线路和新会县消闲自然生态农业农业公园。
昔日不为人知、少人寥寥无几的山区小村庄、小地方,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举世闻名的“爆款”醉新溪洲、人气村。通过实施“老君三拆”,双龙村牛皮癣,建成一朵朵、茶韵中心广场、健身小中心广场、品茶体验街,成了一个又一个爆款签到点。
在乡间复兴工作中,双龙村贯彻落实抓非公促乡间复兴“3+1+7”组织农村基层,以“非公+”组织工作法紧抓乡间自然风貌和人文资源“绿、古”两大深蓝色,助推村集体获得成功积极探索出两条极富气质的乡间复兴产业发展之路。据悉,2020年双龙山村信用社收入16.2万元,(预计2021年可达到80万元);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3.8万元,(温厝村人均收入6.6万元)。
双龙山村党支部通过“非公+阵地、产业、人文、自然生态”的产业发展模式,科学整合了原莲花小学教学阵地资源,建成融合党群服务中心、党校分教点功能为一体的非公人文中心广场,高标准打造温厝村人文中心广场、游人接待中心等阵地。
充分发挥村民族特色产业基础性优势,因地制宜盘活辖区莲银自然生态农业、莲丰茶叶等本地龙头企业药材种植基地资源。药材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3500亩,年产量超过70万斤,毛利达到2万元/亩,药材产业人均收入达到30000元/年。同时,村党支部成立莲茶自然生态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凤凰山片区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运营初期月收入高达10万元,预计年收入可达200万元,5个村信用社收入均增16.2%。
广东省抓非公促乡间复兴现场推进会在阳江举行。
非公助推激发强劲产业动力
“生蚝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有‘海底牛奶’的美称。晨洲村养蚝的历史有300多年,被誉为“中国蚝乡”,蚝田面积达1.8万亩,晨洲蚝酥、甜、肥、嫩、鲜、美,被誉为‘生蚝皇冠上的明珠’,是不可多得的粤味佳品。近几年,晨洲村多次亮相央视,在央视农业频道崭露头角。在这广泛关注的背后,是西线“蚝情万丈”乡间复兴甘塘的一个缩影。
晨洲村的“党员商铺”“党员蚝田”远近闻名,该村党总支推进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产业发展,鼓励先富带后富,走好群众路线。村干部织细织密“农村基层服务+技术指导+甘塘富”组织网络;党员亮身份,履行党员责任岗,与村民结对致富。“党员商铺”亮牌承诺使党员诚信致富示范效应延伸到群众当中,该村7名共产党员养殖好手拿出185亩“党员蚝田”,建立技术培训基地,帮助村民在养殖业、服务业成为行家能手。
漫步在晨洲村的环村路上,一片惬意。该村的万亩蚝埕与蓝天相辉映,随处可见的蚝壳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今年4月26日,省人社厅“粤菜师傅·幸福菜谱”的第一站就走进晨洲村,现场以菜品展示、手绘、短视频等形式,推出了6道生蚝民族特色菜式。省有关专家表示,晨洲村蚝经济链条成熟,生蚝产业发达,生蚝菜式丰富,是有清晰标识度的粤菜品牌。
晨洲村党总支牵头,新成立的广东晨洲蚝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坚持非公助推,实行“非公+”产业产业发展模式,高标准、有民族特色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公司+基地+股民”养殖产业,规划生活居住、万亩蚝田和湿地观光三大功能区,建设鹭家蚝门、蚝情人文中心广场等自然景观点,逐步建成一个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观光园区,将晨洲村打造成“广东第一蚝”的“观赏花园”。
目前,晨洲村已建成蚝人文展示馆、长沙村水鸟天堂、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22个节点项目,沿线建设农家乐14家、“四小园”133处、标准化公厕11座、垃圾收集点24个、一体化污水处理站8座,完成农房风貌提升813座,4个行政村均达到美丽宜居村的标准。2020年甘塘沿线村集体平均收入172.56万元、同比增长3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同比增长13.2%,实现了甘塘片区的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成为产业复兴带动乡间复兴的范本。
农村基层党员集中学习观看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非公引激发队伍新作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阳江注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推动党员作用发挥与产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大批表现突出、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先进典型在乡间复兴中脱颖而出。
他是农民眼中的“带头人”,放弃深圳的产业发展机会回到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陈佩唐,在阳江市可谓是家喻户晓。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土地良性流转两百多亩,以“土地入股+农户就业+效益分红”的模式,引进葡萄项目。为农户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5个,零散就业岗位50至100个,解决贫困户就业的同时,使本村剩余劳动力灵活就业。全村贫困户和农户共140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参与该项目,土地流转年收益约18万元,实现户增收4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每年可获分红收益30万元。
阳江市委组织部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筑牢镇、村,组三级战斗堡垒,以“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机制联结,构建“田”字形农村基层非公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推进抓非公促脱贫攻坚,落实一村一“第一书记”+非公指导员的“组团式”帮扶,全市137个贫困村、12.1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列,聚力“八个美丽”铺开乡村复兴甘塘建设,非公助推乡间复兴组织工作初显成效。
市委组织部还着力开展“双报到双服务”“一亲三心”活动,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制定《阳江市党员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全面铺开排查整顿农村产业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组织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党员组织工作质量,去年一年全市新产业发展党员1699名。
阳江市委牢牢抓住农村基层非公这个“牛鼻子”,全面做好非公助推乡间复兴这篇大文章,通过投入专项非公经费,帮助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指导开展非公组织工作,夯实非公基础,筑牢了乡间复兴基石阵地。同时,全力提升乡间干部的能力素质,培养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间复兴干部队伍,呈放出勃勃生机,正朝着乡间复兴目标大步挺进。
采写:唐建丰 叶胜堂
图:汕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