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重相宜一杆握锱铢不爽两襻提

3号看房团    2022-05-07    173

钉秤匠

王留江

轻重相宜一杆握

锱铢不爽两襻提

钉秤匠王留江

(1940 年农历正月初三生 属龙)

导 语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豫西农村,当时物资极度匮乏,多数家庭吃穿都是问题,我家兄妹多,生活更为拮据。每到春季青黄不接、家中日子难以为继时,父亲总会找个理由向生产队长请个假,起早贪黑、偷偷摸摸批发些小葱苗、青叶菜之类,到伊河两岸的东、西两岭上换回点红薯、红薯干,或卖掉挣些零花钱,以度饥荒。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出门时总带上家中的旧木杆秤,这使我感到秤很神奇,闲暇时总爱摆弄它。父亲见到后总会耐心地教我怎样看秤,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呀!”

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洛阳制秤业仍然十分火爆,各县(市)、乡(镇)随处可见制秤店和手艺人,仅洛阳市区就有20多家门市部,加工的木杆秤曾销往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湖北等多地。但近年来由于磅秤特别是电子秤的普及,木杆秤使用量急剧下降,制秤业也随之迅速萎缩,好似一夜之间,制秤店和制秤师傅几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杆木杆秤,千年文明史。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时期的天秤和“王”字青铜衡,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 多年前,就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杆秤[ 当时把秤锤叫“权”,材质有石、铁、铜等;把秤杆叫“衡”,材质有木、骨、铜等。杆秤在汉朝时由游牧部落传入了西方,被命名为“罗马秤”。1670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机械设计师洛百瓦尔(Roberval)发明了盘秤],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前已在民间使用,到南北朝时应用已十分广泛,南朝画家张僧繇曾绘有《执杆图》传世。杆秤一直是官府、商贩和农家必备的物品,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杆秤应用范围广,不断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的官衙总揽地方大权,把石权高悬于官衙大堂之上,警示官员要用好手中权力,衡量轻重,断案严明,公平公正;把形如老鼠的石权悬挂在官仓的梁上作为镇仓之物;把状似龙形的秤用于镇邪,取谐音“称心如意”,供奉于正间堂内等。薪火相传的制秤工匠们不仅要有木匠、铁匠技术,还要有物理学、数学、化学、美学等知识,最重要的还要有好德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做到公平、公道,不做亏心秤,所以号称“百工之首”。

伴随着中华先民告别结绳记事、以货易货而一路走过2500 多年的木杆秤,塑造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品行记忆,是一份极其宝贵的传统技艺遗存,把它保护并传承下去已远超技艺本身的意义。为寻找制作木杆秤的手艺人,我从2015 年10月开始,一有空便到洛阳市老城、瀍河和西工3 个区的大街小巷寻觅,并托熟人在乡下四处打听。为提高针对性,我还到经销电子秤的衡器店寻访店主,但一直没有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 年1 月18 日下午,我拜托的一位朋友回话说,在洛龙区关林汽车站出站口隔壁的一家衡器店里,摆放着不少木杆秤,并有可能找到制秤的老匠人。我喜出望外,马上驱车前往,在该衡器店门口遇到了两个看似店主的中年妇女,一打听,其中一个指着另一个告诉我说:“你真算问到人了,她老公公(丈夫的父亲)就是钉秤的。”根据她们指示的准确位置,在关林街道办事处皂角树村一条窄巷的一间小出租房内,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正在低头修秤的王留江老师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进行了多次采访。

王留江口述

1940 年农历正月初三,我出生在河南省长葛县董村公社屈庄大队(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董村镇屈庄村),家里兄妹7 个,我排行老三。我上了两年小学,斗大的字没认几个,便因父母实在供不起而退了学。哥哥王留柱大我6 岁,在他15 岁时,父亲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就托人把他送到许昌,给邻村的钉秤老师傅罗金堂当徒弟。18 岁学成回家后,父亲给他置办了一套钉秤工具。元宵节过后,哥哥先敬拜钉秤业祖师爷——太上老君(也有的拜唐朝诗人胡令能为祖师爷),祈求保佑,然后他肩挑钉秤工具和材料在前面走,我背些轻东西跟在后面,游乡赶会在外漂泊钉秤挣钱,直到夏、秋农忙才回家。我因肯琢磨,心底清,加之哥哥手传心授,长进很快,一年时间便基本学会了钉秤手艺。但时间不长,哥哥参军入伍,我年龄实在太小,挑不动担子,独自撑不起钉秤的生意,只好在家钉钉秤或干点农活。1956 年为挣工分,我到董村公社农场干活。1958年开展大炼钢铁,成立人民公社,办集体食堂,紧接着全国陷入三年自然灾害,群众缺吃少喝,生活十分困难。我们长葛历史上就是“衡器之乡”,为开展生产自救,帮助群众渡过难关,1960 年我们屈庄大队成立副业社,抽调了20多个人专职钉秤,我也被从公社农场要了回来。在副业社,有人解板,有人刮秤杆,有人打铁件,有人安装,有人钻秤眼补秤星,有人上色抛光,有人跑销售,总之啥人都有,各种角色我也都干过。我们制作的最大号杆秤可称重500 斤(市制2 斤为1 公斤),最小号杆秤——戥子秤只能称半斤,用于中药房抓配中药。我们制作的秤精准、美观、耐用,一直供不应求。集体有钱了,群众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寒来暑往,日子一天天过去,期间我也结婚生子。一直到1973年,因我们第5 生产队没人管,我又当上了生产队长。1975年8 月驻马店涨大水时,我还组织各家各户烙馍往灾区送。

大水过后,大队副业社经常在外跑销售的人回来说,洛阳市场大,交通便利,辐射面广,动员大队干部到洛阳开店卖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76年闪过年(刚过年),大队派我和另外两人来到洛阳打前站,经过考察比较,最后我们在洛阳老城区的繁华地段——中州东路上的洛北医院(现老城区人民医院)西隔壁租了3间门面房,成立了洛阳衡器门市部。经简单墙壁罩白(刷白墙)、买货柜、领营业执照、办衡器经营许可证(那个时候,杆秤生意可不是随便做的,要经过辖区计量部门批准,并获得制造、销售许可证。计量部门每年还要校验砝码,即使放在箱子内一年没动的砝码也需要送去)、从老家的副业社进货,3个月后门市部正式开业。门市部最初时有6个人,我是保管员,生意十分兴隆,平均每天卖三五百元很平常,最多时每天能销售300多杆秤,销售额50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很大的金额。因质量过关,秤卖到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湖北等多地的供销社。最兴旺时门市部有20多个人,大队除按整劳力每人每天记10分工外,还管吃管住,每月每人还有20元的生活补助。那时候大厂工人每月才三四十元工资,物价低,钱耐花,日子过得很得劲(舒坦)。

转眼到了1980年,土地下放(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企业也推行承包制,大队的衡器门市部也由村支书的叔叔承包经营,因他开的工资低,加上改革开放后做生意的人很多,秤的用量也大,店里的人呼啦啦都出来了,一人一个店,在洛阳市区就开了24家衡器店。我不想和他们扎堆,就一个人来到了城南的关林(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 公里的关林镇,现隶属洛阳市洛龙区)。先是在马路边、关林庙前摆流动摊,风刮日晒不说,还让人撵来撵去。3个月后,我花了500元在关林电影院对面摆了个活动房,后来由于街道规划又搬了5次家。1981年4月,我参加了洛阳市计量局组织的全市衡器技术资格考试。那天上午去了40多个人,每人带一根方木、配件和钉秤工具,半天时间做好秤的只有6个人,我是其中之一。待生意慢慢稳定下来后,我把老婆和3个孩子也从老家接来。大儿子一直上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郑州上班,二儿子和姑娘也跟着我学会了钉秤。二儿子结婚后,在龙门大道上也开了间衡器店。2006年我租了这间小门面房,每年房租2000元。这几年生意不行了,但因为我和房东是老熟人,房租一直没涨。

要说秤咋做,我觉得有以下几步。

01

果树木秤杆中,梨木、杏木用得最多,现在多用楠木杆

第一步就是刮秤杆。过去秤杆多用果树木,在果树木中,枣木秤杆最好,但它疙瘩多,最难制作;柿木、核桃木、苹果木稍微有点糠,不瓷实;梨木、杏木纹路顺、瓷实,色彩也好,用得最多。

果树木太小、太弯、疤节多都不行,树身得通通坦坦,树腰至少得4把(过去农村买树都用手丈量,成年人手伸开后从大拇指顶部到中指顶部为一把,每把大约有22厘米)以上。买回树后,根据秤的型号大小,先用锯把木材解成板,再把板解成四棱锭(立方体),用铁丝捆绑好,放在通风阴凉平整处,至少得经过一个夏天,才能干透。用时如果哪根秤杆弯曲了,用火烤烤就能捏直。然后用钉秤刀、刨子等工具,经过头破、二破、净刨等工序,把四棱锭加工成一头粗、一头细的圆秤杆(圆台形)。

这些年咱当地没有大的果树木,细的树解成板后容易绷(bèng,开裂和弯曲),不能正常使用。现在一般都用南方的楠木秤杆,据说这种秤杆是从报废木船上拆下的旧料,也有说是从泰国、缅甸进口的楠木,反正很瓷实、不开裂、不变形,比较好用。

02

安装、包头很关键

安装主要是安装秤的下襻(也叫下钮)、前襻(前钮)、后襻(后钮)。下襻下面挂秤钩的叫钩秤,挂秤盘的叫盘秤。称重时,提起前襻看秤杆怀里秤星,提起后襻看秤杆脊上秤星。

首先要确定下襻的位置:右手拿着刮好的秤杆,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着铅笔头画线,从秤杆上的大头一直画到小头(第一条铅笔线),然后根据秤杆的长度、称重量,把钉秤刀垂直于铅笔线用力压放在秤杆大头里侧3至12厘米处,慢慢滚动秤杆一圈,这样在秤杆上就会留下一道白痕。以铅笔线与白痕的交接线为起点,用分步器(把长30厘米左右、豌豆粗细的钢丝或铁丝两头磨尖,对折成圆规形状,因其有弹性,用细线在其腰部缠个绳套,用上下移动绳套的方法控制两个尖脚开口的大小,是钉秤匠人的3件主要工具之一)反复调试,把秤杆上的白痕线平均划分成6等分,标记6个点,取铅笔线左右两侧各一个点,用钻子水平打眼(小孔),用通条(锥子一样的物件,身上有齿)把眼通光,穿上销子,安装下襻(即把下襻安装在秤杆上部1/3处)。

你可能会问了,有了下襻,为啥还要安装前襻、后襻?只要一个前襻或后襻不行吗?也行,但是因为秤杆的长度有限,如果把秤的刻度全部刻在秤杆的一个面上,称最轻的东西时可能称不着或称不准。所以我们祖先在发明称时,把所称重的物体分为两部分去称,去作刻度,前襻管怀里秤星,后襻管脊上秤星。如20斤的秤,秤杆长一尺八(约60 厘米),怀里秤星管0到5斤,提前襻称重;脊上秤星管5到20斤,提后襻称重。

确定前襻、后襻的位置是制作秤的关键,要根据秤杆的长度、秤杆脊上最大的称重量、怀里最大的称重量、秤锤的重量来定。讲起来、听起来都很复杂,好在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规律。如确定前襻的位置,要拿怀里最大的称重量除以秤锤的重量算出步数,再加上一步(因为总步数是用怀里最大称重量除以秤锤重量得来并从下襻处开始计算的,而称重时手提的是前襻,所以前襻和下襻之间的距离要加上一步)得出前襻对应的总步数,从下襻处开始向秤杆小头“跑”一步就是前襻位置。如20斤的秤,怀里秤星最大称5斤,秤锤1斤,5除以1再加1步共6步。平行于秤杆脊上的第一条铅笔线,在秤杆怀里画上第二条铅笔线,以下襻为基点,在第二条铅笔线上用分步器开始“跑”步。“跑”步就是用分步器在秤杆上反复调试,根据经验,先上下移动绳套,大约给分步器一个开口大小,从下襻处开始,手捏分步器,让它的两个“脚尖”左右旋转、轮流扎住秤杆往秤杆小头处“跑”,两个“脚尖”之间的距离就是1步。20斤秤怀里秤星共6步,如果5步“跑”到头了,表明分步器开口太大,需要把绳套往下移;如果7步“跑”到头了,表明分步器开口太小,需要把绳套往上移。刚好“跑”够6步,为防止绳套打滑,用舌头把分步器的绳套舔湿,最后再“跑”一次,在分步器的“脚尖”与秤杆的6个接触点处(下襻处的接触点除外)分别用“脚尖”在秤杆上划出6个记号。这时从下襻处开始往秤杆小头处数,第一个记号处就是前襻位置。同样方法,用秤杆脊上最大的称重量除以秤锤的重量算出步数,再加上一步得出后襻对应的总步数,以下襻为基点,在第一条铅笔线上用分步器反复调试出后襻对应的总步数并分别划出记号,从下襻处开始向秤杆小头处数,第一个记号处就是后襻位置。最后在第一条铅笔线上前襻、后襻的位置分别上下打孔,安装好前、后襻。我常常在想,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了。你看,下襻下面挂秤锤或秤盘,用的是拽力,所以要在秤杆上部1/3处水平打眼;而前襻、后襻用的是提力,就在秤杆上上下打眼。像前、后襻的设置,位置的确定,不用笔演算,不用尺子量,靠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分步器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包含智慧呀!

包头就是在秤杆的大头、小头各包上铜皮(或铝皮、白铁皮),不仅是为了美观,主要还是为了防止秤杆头开裂、损坏。包头的长短视秤杆的长度而定,如6斤的秤,秤杆一尺二(约40厘米),大头包4厘米,小头包2厘米;500斤的秤,秤杆五尺一(约1.7米),大头包14厘米,小头包7厘米就行了。先根据秤杆的粗细,把铜皮剪成小扇形,在盔头棍(一尺半长的铁棍,一头粗一头尖)上裹成圈,再把秤杆头薄薄削去一层,把包头套上后,杆平整才行。下襻的位置都在大包头里面,提物称重时起加固秤杆的作用。

03

校秤、分步、标刻度决定秤的准确程度

下襻、前襻、后襻安装好后,就开始校秤、分步、标刻度了。这几步很关键、很精细,必须认认真真,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秤的准确性,甚至整杆秤报废。农村人夸秤好,都说“这秤准”,不会说“这秤漂亮”,所以,一个做秤人的手艺全在秤准与不准之间。秤要准,关键有两点:一是下襻和前、后襻的位置要准。二是分步要准,如果说确定前、后襻的位置是粗分步的话,那么这一次算得上是细分步了。因为前面差一线,到后面称重就可能差1斤。这办法也简单,提起前襻,系上秤锤,在秤杆上移动秤锤,找到平衡点即定盘星位置后(钩秤定盘星在前襻、后襻之间,盘秤定盘星在前襻和秤杆小头处之间靠近前襻的位置。300斤以上秤,怀里秤星只有最小称重量,没有定盘星),用铅笔标记清楚。在下襻秤钩(或秤盘)系上秤杆怀里最大称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移动秤锤,找到平衡点位置后,用铅笔标记清楚。然后用分步器在此区间内反复“跑”步、反复调试,最后准确确定秤杆怀里斤、两(或钱、克)秤星位置,依次用分步器的“脚尖”用力划上长短或深浅不同的记号。

提起后襻,系上秤锤,在下襻秤钩(或秤盘)分别系上秤杆脊上最小、最大称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移动秤锤,找到平衡点位置后,分别用铅笔标记清楚。然后用分步器在此区间内反复调试,最后准确确定秤杆脊上斤、两(或钱、克)秤星位置,依次用分步器的“脚尖”用力划上长短或深浅不同的记号。

04

钻个眼,补个洞,钉秤人主要靠德行混口饭吃

钉秤这手艺,说白了就是钻个眼,补个洞,主要靠德行混口饭吃。秤杆上有多少个秤星,就需要钻多少个秤眼,这全凭我们用手工小旋钻(在长一尺左右的小硬木杆中间钻一个洞,垂直穿入一根长一尺左右的小铁杆,铁杆下端安一个小钻头,上方固定一个小木块,木块下方系两根细绳,细绳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小木杆的两端。钻秤眼时,先把绳子缠在铁杆上,用手按压木杆,靠木块的惯性使铁杆不停旋转,带动下方的钻头钻出秤眼。小旋钻也是钉秤师傅的3件主要工具之一)一个个钻出。像最常用的30斤秤,一般得钻550个秤眼。斤、两(或钱、克)等不同单位,得用不同的秤眼数量来区分,或直接钻出汉字。过去钉秤师傅在秤杆上逢10(斤、公斤)的位置不再钻眼,而是用靠丝锯(锯条长度只有正常钢锯的2/3,为防止锯口过宽,锯齿两侧还要用细砂轮磨平)拉(lá)出2毫米深的小槽,一个挨一个补入铜丝,富余的铜丝锯断后当秤星。有时在秤杆的空白处,还要钻出“招财进宝”“生意兴隆”等文字或八仙、十二生肖、龙凤呈祥等图案。

秤眼钻好后,接下来就要把铜丝塞进去补洞,然后用齿状的钉秤刀(比普通的家用切菜刀小一号,但钢要好,磨好刃后,用截子(截断钢材用的小工具)把刀锋一点点打成锯齿状。而在刀刃下部留下三四厘米的刀锋,用于削砍秤杆。钉秤刀正面轻微凹陷,背面轻微凸起,方便钉秤师傅随手拍实秤星。钉秤刀集锯、刀、锤于一身,也是钉秤师傅的3件主要工具之一)将铜丝锯断拍实作秤星。过去也有白秤星,那是把水银、锡粉调成糨糊状,用手指将其挤进秤眼里,再用小木尺压实。因水银有毒,现在没人用了。也有人说可以用铝丝、铅丝作秤星,但铝丝、铅丝比较软,不容易锯断,我试过,没弄成。

钉秤人德行最重要,我觉得德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耐住性,不能性急,要守得住寂寞,一辈子坐得住冷板凳。二是品德要好,守得住清贫,不做亏心秤。你知道16两秤的来历吗?相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的全国统一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要把多少两定为1斤才算好,便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一句话没说,只写了“天下公平”4个字。李斯为了避免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责罪,决定把“天下公平”这4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1 斤等于16两(“半斤八两”“一推六二五”等说法都源于这里,因为1两等于0.0625 斤,2 两等于0.125斤……生活中为便于计算,人们编口诀为“一退六二五”“二得一二五”……天长日久,“一退六二五”演变成了“一推六二五”,意思也随之改变),谁知这一标准在以后2000多年一直沿用着( 秦和西汉时期,1斤相当于258.24 克,1两等于16.14克……唐代的秤又在斤的下面设了钱、分、厘,规定10 钱为1 两,10 分为1钱,10厘为1分。唐至清代,1斤相当于596.82克,1两相当于37.30克,1钱相当于3.73克。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 将旧制596.82克1斤改为500 克1 市斤,仍采用16两为1 斤,10钱为1两的进位办法,1钱为3.125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16两制在计算、换算的时候很不方便,据说温州人姜周元先生提出10两1斤的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在全国推广,前后经历近10年时间才完成(目前在香港的黄金首饰、鲍鱼的销售中,个别商家仍采用16两1斤、10钱1两的进位办法,俗称“司马秤”或“港秤”,1 司马斤为604.79克,1钱约为3.8 克。20世纪70年代,为与国际接轨,两以下的钱、分、厘改为克,500克为1市斤,1钱为5克。20世纪90年代秤又取消市制单位,改为公斤制,2市斤为1公斤)。第二种说法是十六两制的秤星,每一颗星都代表一个星宿。其中十三颗星代表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 寓生意南来北往, 四海兴隆之意。另三颗星代表钉秤人和生意人的福、禄、寿。告诫钉秤人和生意人买卖要公平,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农村的老俗话还说,“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所以说,我和大部分钉秤人一样,都始终坚守着古训,从来没做过缺斤少两的亏心秤。

05

经上色、抛光后,一杆秤才算做成了

经过上面那么多工序把秤加工成后,还需经上色、抛光,一杆秤才算做成。上色不光是为了美观好看,如果不上色,由于果木秤杆、楠木秤杆颜色都比较浅,不管是用铜丝钉的黄秤星还是水银做的白秤星,在秤杆上都不容易分辨。过去果树木秤杆上色比较麻烦,得把五倍子(一种中药材)加水在火上熬制半天以上,等到上面有了油状皮后,再加入黑矾(硫酸亚铁),然后用刷子在秤杆上刷,干透后再刷一遍,秤杆才能变黑发红。现在在楠木秤杆上上色容易些,把生石灰、纯碱、黑矾加水搅拌成糊状,用刷子涂在秤杆上,放在阴凉处三四个小时就行了。经处理后,秤杆由浅红色变成黑红色。

待秤杆干透后,先用细砂轮、细砂布反复打磨,除去秤杆上的木屑和金属秤星上的毛刺,打磨出木材的纹路和金属秤星的光泽;再用石蜡反复擦拭,使其光滑;最后把玉石或玛瑙镯子套在秤杆上,用手反复捋拭,使秤杆、秤星更加光滑、光亮。这样一杆秤才算做好了。

钉秤业走向了消亡路

我钉秤60多年,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在村集体干时,我们钉的秤销往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生意好得很;另一个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自己单干,售卖自己、孩子做的秤和代卖老家的秤,生意好时,一年能销十几汽车的秤。经过几年积攒了些钱,我花了10来万(元),在关林镇八里唐村买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小独院。虽说是小产权房,但这几年村里拆迁修路后,交通很便利,我们老两口和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一层小院子放些东西,进出都很方便。

但好景不长。市场放开后,人人都做起了生意,竞争也激烈,一些不良商贩不去比服务、比质量,而是拼价格,价格太低没利润了,就缺斤少两,在秤上打起了鬼主意。我总结有以下3种不好的方法:一是使用遮眼法,称好物品后,商贩趁你不注意将秤锤毫绳向秤杆的小头端滑动一点点,秤上的物品重量就会多几两或1斤,让人多付钱;或是小贩在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前襻或后襻称物时,小指和无名指暗中趁势压住秤杆大头,1斤的物品马上就会变成1.5斤或2斤了。二是在秤盘下面黏东西,或换成大秤盘。小贩在秤盘下黏几两东西,换的秤盘比原秤盘重几两,顾客买东西时就会吃几两的亏。三是在秤锤上做文章,本该是1 斤的秤锤换成9两或8两的小秤锤,秤便变成9两秤、8两秤,或是直接取掉秤锤上的配重铁环,或是把秤锤从中间钻空。俗话说,“秤不离砣(秤锤),公不离婆”,指的就是称重时原秤锤和原秤杆不能分开,而这样一改动,秤还能准吗?顾客掏钱买的3 斤物品就可能只有2斤了。市场混乱,群众意见大,工商、计量部门经常查处,这时不断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报纸、电视上说木杆秤“助纣为虐”,是不良商贩的“帮凶”等。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上出现了电子台秤和弹簧台秤等替代品,我清楚地记得,1994年11月30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通告,认定杆秤是一种落后的、易于作弊的计量器具,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在全国的公众贸易中限制使用杆秤,推广使用电子计价秤和弹簧度盘秤。从此,钉秤业走向了消亡路。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国家限制使用木杆秤,但由于当时电子秤、弹簧秤价格高、体积大、质量没保证,电子秤用时需插电源,很不方便,而木杆秤价格一直没涨,一二十块钱一杆秤几十年没变,携带、使用灵活方便,在生意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下,我们一直还能维持经营。这样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随着电子秤小型化、可充电、专营取消、进入商店、越来越便宜,电子秤的使用者越来越多,钉秤的生意才彻底不行了。我二儿子的衡器店已改卖磅和电子秤,我姑娘也不钉秤,跑起了客运。我也70多岁,眼也花了,手也跟不上了,精细活再也干不成了。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秤锤)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你听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清官谣》唱得多好呀,但怕是今后的小孩们再也难见到钉秤人啦。老秤匠干不动了,年轻人都改了行,我钉了一辈子秤,实在丢不下这穷手艺,每天来坐坐心里踏实些,才困守着这个小店。我春节回老家打听了一下,长葛现在也没有几个钉秤人了,这小店也怕是洛阳市最后一个钉秤店了。现在偶尔有收猪的、收废品的、中药房、上了岁数的卖菜人要些杆秤或修修秤,再卖些小配件、货底子,有时多天不卖一杆秤,一个月连本带利也就收入千把块钱。我和老伴现在每人每月有78 元的农村养老保险,她当过13年民办老师,每月还有130 元的补助,我在长葛老家还种有2亩地,麦天、秋天都回去收种,勉强还能顾住嘴,能坚持一天是一天。夜静时我也常常想,木杆秤可能和算盘一样,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会远离我们,但它包含着先人们的聪明智慧和道德诚信,真应该想方设法把它保护起来,延续下去。

【END】

供  稿:李学立(洛阳农商银行)、白丁(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编  辑:金智鹏排  版:麦 兜初  审:郝晓静终  审:楚小龙投稿邮箱:shengfeiyizhongxin@163.com二 维 码:

网友评论